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第615章 摩尔:我闻到了革命的火药味!(求票,求订)

「涤丈,黄子英想干什麽?您真不知道吗?」郭嵩焘从亲兵手里接过黄世杰上的摺子,一边瞧着一边反问曾国藩。

「那李少荃要报九世之雠,又是谁的仇?」他盯着郭嵩焘手里的摺子,一字一顿地问「是李自成在一片石的仇,还是李定国困死荒徽的仇?」

郭嵩焘已经看完了黄世杰的摺子,又将之递给了曾国藩:「涤丈,事到如今,您怎麽还不明白呢?这九世之雠不是李自成的仇也不是李定国的仇,而是名教的仇!是名教被迫剃发易服二百年给满人当奴隶的仇!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仇!」

「胡说!」曾国藩恶狠狠瞪了郭嵩焘一眼,「天下读书人无不感我皇清二百年来之恩养,哪有什麽仇?」

「九世之雠...:..犹可报也!」

窗外又传来了吉字营土兵在操练时发出的呐喊,

郭嵩焘道:「自从名教大兴以来,感恩大清的读书人就越来越少了.....名教念的是公羊的经,不是仁义道德的经。更致命的是,名教还给了这些念公羊之经的豪强士绅杀人的刀子!如今关中三十县,堡寨七百座,处处念公羊,人人喊复仇。而且这三十县丶七百堡全在名教陕西总方和三府二州大方还三十馀州县小方的层层管辖之下..:::.涤丈啊,这是可以争一争天下的力量啊!您觉得这关中七百坞堡的堡主现在想的是什麽?」

很显然,曾国藩等人打造出来用于对抗拜上帝之教的名教,经过了几轮进化之后,终于在关陇大地上进化成为了一个怪物。

实际上在曾国藩丶李鸿章丶杜翰丶孔繁灏率兵入关陇前,关中已经出现了天方教十三坊寺和数百座汉族士绅坞堡的对峙。不过由于十三坊寺结成同盟,一坊有难,各坊支援。

而汉族士绅的数百坞堡各自为战,缺乏组织,所以并不占上风。但是地主武装已经大量形成,而且数量很多!

而曾国藩等人带来的名教组织则恰好符合了「七百坞堡」的需求一一他们本来很难获得和「十三坊寺」一样的组织能力,但只要加入名教,就能立刻给组织起来了。

除了组织,名教还把主张大复仇的公羊经给扒拉出来了一一要和太平天国斗争,那肯定得念个狼一点的经,《公羊传》的大复仇就正正好好。于是关中的七百堡坞和甘肃以及河南陕州还有南阳府西部的一些堡坞,都开始信名教丶念「公羊」。

而在「组织」和「公羊」之外,曾国藩丶李鸿章这票人还给关陇的堡坞之主们带去了「先进生产力」一一可以仿造褐贝斯燧发枪和青铜滑膛炮的先进生产力,当然还有先进的西洋军操。

于是乎,关中三十县的七百坞堡可就念着公羊丶拿着洋枪丶练起了洋操,而且还被名教组织成了一个整体..:::.七百坞堡啊!

一个坞堡出一个哨(连),那也能拉出七万战兵了!再算上甘肃的坞堡,以及曾丶李丶杜丶孔带来的「名教军」,关陇名教可以拉出来的战兵少说都有二十馀万。

另外,在过去的两年中,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系统的湘军还在陕西丶甘陕丶西域和天方教的寺坊武装频繁交战,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也打出了信心,觉得自己厉害了。

「杀人的刀子.....:」曾曾国藩着拳头,一脸的悔恨,「是我给他们的.::::

突然一阵马嘶蹄鸣,罗泽南带着风雪闯进了签押房:「涤生!太后已经起了反心!」

曾国藩的瞳孔猛地收缩,看着湘军的二号人物,如今的大清军机大臣丶武英殿大学土丶上书房总师傅。

「太后越来越不安分了,」罗泽南喘息看,「这几日还秘密召见了元保丶荣禄丶倭仁.::::.倭仁在召见后就没了踪影!我估计他是去草原了!」

「去草原?」郭嵩焘冷笑,「事到如今,她还指望僧格林沁手下的那点蒙古马队和黑龙江马队能救命?」

他突然回头看着曾国藩:「涤丈,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曾国藩的指尖掐进掌心。他如今虽然架空了慈禧和载淳,还逼着慈禧丢了罗耀国给的后金太后的招牌,又当上了大清太后。但是..:::.他对大清还是忠心的,可从没想过要给自己再添一件黄衣裳。

当然了,他和那些没见识的关陇土财主不一样。他知道时代变了,如今太平天国在徐州丶上海的西式工厂生产的洋枪洋炮又多又好!

而湘军丶淮军手里最好的制式洋枪,全都是用大冶矿务局的反应炉炼出来的钢材打造的曾国藩一咬牙,猛地起身:「备轿,我要进宫面见太后!」

「现在?」罗泽南一愣,「天都快黑了......太后怕是已经就寝。」

郭嵩焘则道:「还是等李少荃和黄子英的兵到了.:::

曾国藩狠狠瞪了郭嵩焘一眼:「休要再言此事!」

此时,窗户外面又传来了「九世之雠犹可报」的呼喊。

陕西,渭南,1857年12月20日,渭南城墙不久之前才刚刚扩建过,高大坚实。当黄世杰的英字五营三千湘军鱼贯入城时,墙头名教团练的6斤青铜炮正对着北方一一那里是渭北天方教十三坊寺联盟的地界!

摩尔掀开车帘,望见城门口挂着两具户体,冻硬的肠子垂到雪地上,木牌上歪歪扭扭写着「通天方教者斩」。

「这是渭北十三坊寺的探子,」黄世杰的大将张定湘策马到马车旁,马鞭指了指尸体,「他们是姚家的敌人!」

摩尔低声道:「我好像来到了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德意志....

一旁的弗里德里希忽然道:「摩尔,我好像看见了烟肉!」

摩尔的脑袋探出车窗,渭南县城上方的一道道黑烟被他收入了眼帘:「这烟是...」

「是渭南铁厂!」张定湘道,「是姚家和李大人合股的产业,用西洋的人法子炼铁,

炼钢造枪炮!」

「那麽说来,渭南城内有许多工人?」摩尔又问。

「那可多了!」张定湘道,「至少有两万!」

「那麽多?」摩尔问,「都是打铁造枪炮的?」

「一半是吃铁行饭的,」张定湘说,「馀下的都是织户,也就是纺纱织布户。渭南周边的土地适合种棉花..:::.姚老爷让手下的佃户种了八万亩棉花,全都用来织布。马娘娘介绍的法国洋匠还帮着打造了新式轧棉机和纺机,叫什麽.::::

「珍妮式纺机,这个我熟!」弗里德里希笑着说,「我家可是在英国开纺织厂的!」

「对对,」张定湘连连点头,「就是这个名,这个纺机可好用了!现在渭南布已经行销关陇了。」

「行销关陇?八万亩棉田可不够啊!」弗里德里希摇摇头,「八十万亩都不一定够。

」「又给您说着了!」张定湘笑道,「所以姚老爷一直惦记渭北十三坊寺的田...:..为此还和咱们黄大人拜了把子!」

摩尔眼前一亮,用德语道:「哦,我终于在中国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弗里德里希看着跪在官道两侧的农民,低声道:「革命的火药味..::

而此时此刻,婉贞在另一辆车内紧暖炉,孕吐的酸水涌到喉头,她忽然警见路边跪着的怀里抱着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小婴儿....·

姚崇景的宅邸建在旧县衙废墟上,十六根金丝楠木柱撑起歇山顶,檐角挂着西洋自鸣钟。

陕西首富披着狐裘迎客,手指上十枚黄金戒指晃得人眼花,一个金发碧眼,穿着大清官服的洋人大模大样站在他身旁。

姚崇景指着他对摩尔丶弗里德里希道:「两位洋大人,这位是法兰西技师亨利先生,

他是法兰西的马娘娘和咱大清的李中堂派到我这里帮忙建什麽搅炼炉丶反射炉的。」

「亨利先生,」摩尔一开口就是流利的法语,「能带我们去参观一下您为姚先生管理的铁厂和纺织厂吗?」

「当然可以!」这位法国工程师耸耸肩,「虽然这里的工厂放在欧洲不值一提,但是在中国...:..我敢保证,没有比它们更好的钢铁厂和纺织厂了。」

「实际上,您的消息已经过时了。」文咸叹了口气,「三年前也许是的,但是如今..::..中国人已经拥有了可以日产五百吨钢的贝色麦转炉了。」

「什麽?日产多少?」这位洋专家叼着的菸斗啪嗒一下落在了地上。

工坊内,上千位铁匠正挥汗如雨,叮叮当当地捶打着枪管,远处五座搅炼炉丶三座反射炉,日夜不停喷着浓烟。工头们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快!湘军订了五千支枪管,月底必须交货!大家再加把劲儿...·

「姚老爷说了,这个月打出五千根枪管,就给大家伙发奖金..::..一人给一块法兰西银元!」

文咸爵士拾起一支成品褐贝斯,枪托上烙着「姚记」徽章:「上帝啊,这工艺比起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正品褐贝斯可不差了!」

弗里德里希手里则拿着一块棉布反覆揉搓:「棉布的质量也不错,虽然比不上上海纺织厂的产品,但是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下,渭南的棉布在西北一定可以拥有广阔的市场.....」

摩尔轻轻点头,颇为期待地用德语道:「我想,我们正在亲眼目睹一场革命......资本主义的,工业的,民族的,也许还有宗教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